每经修改:杜宇<\/p>
认为买到了心目中的抱负房子,却发现合同签下的是另一套,价格2000万元的别墅为何“货不对板”?本来是因为没看门牌号,跟着中介
每经修改:杜宇<\/p>
认为买到了心目中的抱负房子,却发现合同签下的是另一套,价格2000万元的别墅为何“货不对板”?本来是因为没看门牌号,跟着中介看错了房,闹出个大乌龙。那么,现已交给的200万元定金还能退吗?<\/p>
图片来历: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号<\/i><\/p>
据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号2月3日音讯,陈先生想购买一套别墅,便找到广州某中介公司介绍房源。现场看完房子后,陈先生对这套带有1000平方米花园的毛坯别墅十分满意,没几天就和“房主”李女士、中介公司签定了《房子生意合同》,约好以2000万元成交并付出了200万元定金。<\/strong><\/p>
可当陈先生再次到现场预备给房子做装饰设计时,却发现购房合同中的房号和自己此前看中的房号不一致<\/strong>,合同中李女士出售的和中介带去看的并非同一栋,而是互为“街坊”。自己看中的是带大花园的毛坯别墅,而李女士出售的却是现已装饰且花园面积显着较小的一套。<\/p>
陈先生立马联络中介公司,经核对,发现是中介公司带其看错了房源,陈先生意向购买的别墅并未在该中介公司放盘出售。<\/strong><\/p>
随后,陈先生以其看错别墅,存在严重误解为由,要求退回定金,却遭到李女士回绝<\/strong>,故诉至法院,要求判令吊销合同,退回定金等。<\/p>
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定:吊销陈先生与李女士签定的房子生意合同中的房子生意法律关系,李女士返还陈先生付出的200万元定金及利息。<\/p>
该判定现已收效。<\/p>
法官说法<\/strong><\/p>
本案中,依据陈先生供给的微信记载显现,陈先生在签定合同三天内即与中介公司交流购买房子有误的问题,依据两边签定合同内容以及实行状况,并结合两边微信通话记载,陈先生陈说过错购买契合依据的高度盖然性。因而,法院认定在涉案的《房地产生意合同》中,陈先生单独构成严重误解,能够行使吊销权。<\/p>
法官提示,二手房生意有着触及面广、政策性强、生意流程杂乱、实行周期长等特色,因而中介服务在二手房生意中至关重要。房产中介公司作为专业从事房产中介的公司,在居间服务的过程中,应仔细校正房源信息,尽到必要的专业检查和留意责任。<\/strong>一起,买方作为购房主体,在购房期间切勿全盘依靠中介公司,本身要承担起审慎留意责任,防止引起纠纷,耽搁购房进展。<\/strong><\/p>
封面图片来历: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号<\/p>
每日经济新闻<\/p>